2017/04/24

從奶嘴到保險套都含有致癌物質,台灣生育率還有救嗎?


案情


台灣的低生育率屢屢見報,晚婚、社會福利縮減、各級學校招生困難等等都和少子化危機脫不了關係,有些人是考量經濟因素而不敢貿然結婚、生子,有些則是擔憂社會問題頻仍,例如食安危機、世界局勢不安等等,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自由時報》又報導了這一則降低生育率的驚悚新聞〈世衛:從奶嘴到保險套 都含有MBT致癌物質〉,內容首段指出:
世界衛生組織證實,目前發現一種名為MBT,全名為2-巰基苯的化學物質可能致癌,其隱含於工業塑料中的膠粉,而膠粉的用途相當廣泛,從嬰兒吸吮的奶嘴到成人使用的保險套,都含具有恐致癌物質MBT的膠粉。
什麼!已經獲得「證實」?!這下子可不得了,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世衛)證實MBT會致癌,而且牽涉的範圍相當廣泛,連安撫嬰兒的奶嘴都被點名了,吃奶嘴竟然會致癌?吃過奶嘴的嬰兒需不需要全身健康檢查?這太可怕了吧!媽媽們的擔憂沒有盡頭,還沒生育的年輕人還敢生嗎?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一、專家的栽贓:世衛到底怎麼說?致癌物質是什麼?


此次致癌的物質是「MBT」(2-mercaptobenzothiazole),主要用於製造橡膠製品,新聞中寫出世衛「證實」MBT致癌,那我們就來看看世衛是怎麼說?這個消息主要是源於2016年2月,來自八個國家的24名專家在世衛組織位於法國里昂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舉行會議,評估包含MBT在內的七種工業化學品的致癌性。在會議的研究報告中,MBT的討論是針對暴露在化學工業和橡膠相關工作的工人、環境所進行的幾項研究,例如在英國威爾斯製造MBT的化學工廠,在統計上有顯著的罹患膀胱癌數據,美國也有報告指出化學工廠和膀胱癌之間的顯著關係,而在動物實驗上也有足夠的證據顯示致癌性,但基於對整體人類影響的證據還十分有限,因此,會議最終將MBT列為「2A致癌物」。

那麼「2A致癌物」又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呢?國際癌症研究中心依據對人類、動物的致癌性,以及相關的實驗數據,將致癌物分成四類,各類的定義簡要說明如下:
  1. 「1類致癌物」:對人體有明確的致癌性,例如甲醛、酒精飲品中的乙醛。
  2. 「2類致癌物」:對人體可能有致癌性,這個類別還細分兩種情況。
  3. 「3類致癌物」:目前無法判定是否有致癌性,還要更多的證據或研究,例如咖啡因、茶鹼。
  4. 「4類致癌物」: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此類為非致癌物。
其中第2類又細分成2A及2B這兩種類型,2A類對人體可能是致癌物,在動物實驗中有較充分的致癌性證據,例如丙烯醯胺、DDT;2B類則是懷疑對人類是致癌物,在動物實驗中則是有限的致癌性證據,例如汽油、鉛。MBT被歸類在2A致癌物,感覺上確實非常靠近1類致癌物,但是它究竟有多危險?新聞最後一段提到:
……MBT的致癌風險與食用紅肉同等級,此致癌風險僅次於吸食香菸與嚼食檳榔接觸到石灰……
一般人聽到「致癌物質」,直覺就是一吃下去馬上就會致癌,心理的感覺是恐怖的,但是如果這樣的致癌物質竟和滿街都是的牛肉麵、牛肉火鍋、牛排、牛肉餡餅….等「食用紅肉」風險差不多,那麼似乎就會舒緩一點。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世衛的結論是針對「長期暴露在相關工作環境下的工人」所做的建議,如果以要將這樣的狀況直接類比到橡膠手套、奶嘴、保險套…等日常用品,那麼在劑量、使用時間、使用頻率、使用方法等條件就需要被重新評估,否則如此簡化的類比不免還是有過多的恐懼訴求,除了造成許多媽媽及情人的不安之外,並無助於民眾在日常生活進行比較理智的判斷。

二、報憂不報喜的媒體?


這篇新聞內容的圖文都是援用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但是仔細比較後會發現兩者的篇幅差距很大,讓人好奇國內的新聞究竟省略了哪些部份?省略的那些段落會不會影響什麼?

解剖員先來對照國內、外新聞的篇幅,並用紅色框線將國內新聞有翻譯的段落標定出來(如下圖所示),算一算沒有被國內編譯記者所青睞的段落還真不少。整理之後大概可以歸納成下面三大部分:

(一)3G合成足球場上的MBT威脅:3G合成足球場的組成成份有來自再生輪胎製成的橡膠顆粒,被指出含有多種有毒的化學物質,恐怕對於球員存在威脅,尤其是守門員,在地面滑行撲接球時可能會意外吞下這些有毒物質。

(二)發病案例:國外新聞提到一則案例,NHS Cumbria的首席執行官Nigel Maguire的18歲兒子是一位守門員,且患有免疫系統癌症霍奇金淋巴瘤,他認為兒子的患病和碎屑橡膠無處不在的球場很有關聯。

(三)專家的說明:
  1. 英國專家提醒公眾無須過度擔心,日常用品不太可能構成威脅。
  2. 世衛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審查MBT的相關報告與數據,包括由伯明翰大學的Tom Sorahan教授進行的英國威爾斯化學工廠的研究,MBT雖然存在風險,但化學工廠的工人也會接觸到其他化學品,所以很難確定MBT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但隨著其他研究顯示MBT對於動物有致癌性,世衛在Lancet Oncology發表此次會議的決議。此外,對於一般公眾可能會透過橡膠製品如手套、鞋類,或是吸入輪胎因磨損產生的粉塵等暴露在MBT的風險中,對於這類的問題還需未來更多的研究。
  3. Sorahan教授也指出「在MBT大量暴露的工廠環境中可能是危險的,但是少量MBT殘留的日常產品不可能是有害的。」
  4. CHEM信託的Michael Warhurst博士則是建議要儘快建立監控系統以保護公眾的安全,以及提醒公眾在購買相關產品時要詢問是否含有MBT的成份。
圖一:翻譯對照圖

由上看來,似乎只要是不確定的、不夠驚悚的、太過冷靜的說明都被省略掉了,例如「提醒公眾無須過度擔心,日常用品不太可能構成威脅」、「工人也會接觸到其他化學品,所以很難確定MBT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少量MBT殘留的日常產品不可能是有害的」。雖然《每日郵報》常有令人瞠目結舌的腥羶新聞,早已聲名狼籍,但是即便如此,在此次的報導上至少有相對清楚及具體的內容,相較之下國內新聞卻僅是圍繞著「致癌」二字,彷彿掐住讀者咽喉一般,只談有致命點、爆炸性的橋段,不僅恣意刪減、選取翻譯的段落,不僅報憂不報喜,更缺乏對於整體事實解析及評論。

此外,其他轉載報導此新聞的媒體,在標題的命名上也相當一致,就好像經過投票一樣,例如〈保險套、奶嘴、泳帽 橡膠製品含MBT恐致癌?〉〈奶嘴 橡膠手套 世衛:恐致癌!〉〈父母當心!橡膠製品加MBT恐致癌 奶嘴手套都添加〉。關於國內媒體如此口徑一致、苦口婆心地關心國人的健康,真的不知該感到高興還是悲傷?

三、「世衛」與「世衛官員」傻傻分不清楚!?


除了每日郵報之外,其他媒體針對這個案例的報導概況又是如何呢?此次《每日郵報》的報導標題是「保險套會帶給你癌症?世衛官員警告在輪胎、手套和嬰兒奶嘴中發現的化學物質會導致疾病」(Can your condom give you cancer? World health chiefs warn chemical found in tyres, gloves and babies' dummies causes diseases)。另一家英國較有公信力的媒體《電訊報》標題則是「在嬰兒奶嘴和保險套中發現的化學品可能導致癌症」(Chemical found in babies' dummies and condoms 'probably causes cancer'),不僅在口吻上相對保留,而且在主標題之後的副標題,更緊接著說明「世衛將MBT列為致癌物,但專家指出對大眾的日常用品而言風險很低」(WHO rules MBT is a carcinogen, but experts say the risk to public in everyday products is low),《電訊報》不僅交代「尚未確定」的觀點,還指出一般接觸的日常用品的風險低。並且在電訊報的報導內容中,特別引述《每日郵報》的部分報導內容是來自於某位「世衛官員」,因此文中又特別訪問幾位科學家來討論這些風險宣稱的可能性,頗有澄清的意味。 

圖二:《電訊報》的主標題與副標題

此外,如果再檢視世界其他各個媒體的報導情形,更會發現除了英國這兩家規模較大的媒體,多只是一些自媒體或是小型媒體的轉引述報導,美國的主要媒體均無報導這個事件。如果仔細研讀世衛所公布的這篇正式說明,可以發現這份報告除了援引幾個嚴謹的學術研究作為討論的依據之外,通篇並未提及包括奶嘴、手套、保險套….等用品,那麼這些舉例又是哪裡來的呢?

如果重新還原整體事件的報導經過,幾乎可以合理的斷定這個過程大概是這樣:

  1. 首先是世衛開會,基於各種研究的結果而將MBT列為二級致癌物,並發佈正式的說明。 
  2. 《每日郵報》在規劃報導的過程中,找到某位神秘的「世衛官員」進行訪查(因為都沒有交代這位官員是誰?),這位官員就提到了奶嘴、保險套、手套之類的東西,至於提的方式是隨口舉例還是慎重的羅列,就不得而知。 
  3. 台灣的媒體直接引述《每日郵報》的報導,不僅把世界衛生組織「總結」(conclude)的報告寫成是「證實」,更把「世衛官員」的受訪宣稱直接升級成「世衛」的宣稱(標題:〈世衛:從奶嘴到保險套 都含有MBT致癌物質〉)。 
  4. 《電訊報》嘗試在一天後做出比較公允的報導,但是很可惜的,這種冷靜的論述它不是台灣媒體的菜。 

也不知道是不是特別要澄清《每日郵報》的誤導視聽,世衛在大約十天後,於官網中特別整理了有關這次MBT事件的一系列Q&A,其中有一點就特別指出:「成人陷於保險套的風險中嗎?或者是嬰兒陷於奶嘴的風險中嗎?」,然後他們的答案是「工作小組目前並沒有MBT出現在保險套裡的有效資料,沒有BMT被發現在嬰兒的奶瓶奶嘴中,只有唯一的一個案例是少量的BMT出現在安撫型奶嘴中」。同樣可惜的是,這樣的澄清依然沒有出現在台灣的後續報導中。

解剖總結


國內媒體在翻譯國外關於醫療、健康等科學新聞時,似乎多來自於英國《每日郵報》,這樣的傳統已經行之多年,效果也可以說是聲名狼籍,為什麼我們對於《每日郵報》或是英國研究就是這麼地情有獨鍾呢?從這次報導的解剖過程來看,八卦腥羶的小報風格,真的是我們媒體戒不掉的癮,在引用原始研究報告時遺漏其他重要訊息、缺乏釐清脈絡、資料檢核不精確、過度簡化,造成編譯過程中的「多重災難」, 這次更是錯把馮京當馬涼。這樣的報導不僅不能給予讀者完整的資訊,甚至更可能造成民眾的恐慌與不安,據此,本解剖室給予這系列新聞以下評價(12顆骷髏頭):


(策劃/寫作:黃俊儒、賴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