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宣揚禱告的效能就必然得跟科學過不去嗎?

案情


每年的7月到10月是颱風生成的頻繁季節,在這段時間裡,常見的颱風新聞內容不外乎颱風強度、路徑、影響範圍、會不會放假、災情、究責等等,光是後面幾項就可以吵翻天;但是,2016年10年19日《基督教今日報》上一篇標題為〈禱告有大能!海馬南移了,將對台灣影響降低 請持續警醒守望〉的報導卻引起了另類的軒然大波,這篇報導內容指出:
為防颱風再次肆虐,昨日各界開始更積極發動代禱聲浪,求主挪去海馬的威脋……經氣象局觀測後宣布,海馬路徑比原先預期的稍微「偏南」,對台灣發布海上警報的機率降低,並可能對台灣影響不大,讓看到此消息的不少牧者及弟兄姊妹都紛紛說:「禱告是有用的」、「神憐憫台灣」、「主保守,阿們!」、「禱告是大有能力的」…等讚美!……
圖片來源:基督教今日報(左:莎莉佳颱風;右:海馬颱風)
這篇報導裡面有許多一眼就可以認出的科學邏輯謬誤,解剖員知道有許多科學家也是虔誠的教徒,科學和信仰之間原本就不衝突,而且認真說來,西方科學的發展也與宗教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一個以宣揚宗教關懷作為出發點的媒體,如果發生嚴重的科學邏輯謬誤,這樣難道可以在科學歸科學,宗教歸宗教的保護傘下就逃脫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嗎?這個出發點讓解剖員認為這一個議題有必要被抽絲剝繭地討論。

解剖 


一、禱告是否有大能?


關於《基督教今日報》報導中標題劈頭就講到的「禱告有大能」,到底是什麼樣的大能?關於禱告的效能,過去曾有一篇有意思的研究報導,探討由陌生人代為禱告是否有助於患者的病情。研究團隊將1800名患者分成三組,告知前兩組患者可能被代為禱告,第一組實際沒有被代為禱告,第二組實際有被代為禱告,而第三組則是明確被告知有人會代為禱告。研究結果顯示,第一、二組沒有明顯差別,但是第三組患者多了14%的併發症,推測也許得知有人正在為自己禱告,讓患者因而擔憂,認為自己的狀況不佳,反而影響了病情。

從這個研究來看,禱告似乎對於病情沒有幫助;但是針對這樣的研究也有反對者認為,禱告對許多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歷程,這並不需要科學家透過科學方法來證明禱告是否有效,因為這是「有損宗教經驗」的。顯然對於禱告進行物質性的科學探討,原本就有「設定錯議題」之虞,並且顯然禱告的功能也不在於企求這種物質性的獲得。如同基督教長老教會的盧俊義牧師在《這種基督教信仰令人痛心到極點》一文中所提及的:「真正的基督教信仰不是這樣子表達的,而是應該向上帝祈求賞賜給我們有堅忍的生命力,即使是面對災難來臨,也不會懼怕,而是有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可以承受生命的苦難…」

所以禱告對於虔誠信徒來說,肯定有大能。只是這個大能不在於萬能地趨吉避凶或躲避風災等物質性的效果,而在於禱告者身心靈上的自持。作為一個傳送福音的宗教新聞平台,應該要瞭解這樣的道理,不該無限制地擴張禱告的效能,最終曲解了禱告的真義。

二、宗教平台不能提供科學的想像嗎?


宗教所辦理的新聞媒體,當然是以服務自己的信仰作為主要的依歸,但是卻也不免需要跟其它不同領域所發生的事情有所關連,例如在颱風新聞的發佈上,終究會碰觸到科學領域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報導者僅是一味地以強化自己的信念作為出發點,而罔顧基本的邏輯與內在一致性,不僅只是幫自己的讀者創造出更多與世隔絕的同溫層,更會陷多數的虔誠教友於不義。就像這一篇報導一經披露之後,引來了大量輿論的撻伐,該報很快地在就19小時之後,又刊出了一篇題為〈颱風繼續走,禱告不能停! 為菲律賓、陸港代禱〉的報導,這樣的修正其實僅停留在一個自己內部危機處理的概念,並沒有真正解決相關報導在內在邏輯上的衝突。信仰可以被堅持,但卻不必然需要把理智跟著陪葬。

在這一篇報導中,存在著許多顯而易見的邏輯錯誤,例如透過禱告讓颱風南移,然後去掃到菲律賓,那對於菲律賓的教徒而言又該作何感想呢?這麼明顯的邏輯謬誤讓解剖員不得不進一步想,在宣揚禱告大能的過程中,不能同時帶有科學的想像嗎?為了瞭解這個問題,解剖員特別請教了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的鍾令和博士後研究員,他就提示了在這一個案例中,幾個可以在禱告中夾帶的科學思維內容:

(一)在禱告中融入聖嬰現象[1]的想像:例如在過去中央氣象局的相關研究資料中,就曾指出聖嬰現象會影響西北太平洋颱風的生成位置,當發生聖嬰現象時,颱風生成的位置離台灣比較遠,反聖嬰現象時則離台灣比較近[2]。當颱風生成位置離台灣較遠的時候,它在海面上行走的時間就會比較久,吸收的水氣會越來越多,形成強颱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在聖嬰年的時候,侵襲台灣的「強颱」可能性也會提高。因此媒體的報導中,如果能提示教徒有關聖嬰現象的情形,禱告的內容必然會更加具體。

(二)在禱告文中融入能量強度的想像:能量越大的颱風越可能造成重大的傷亡及破壞,所以能夠分散能量,就比較有機會減低傷害。例如如果颱風成形了,可以期待颱風早點脫離海面,越早登陸越好,趁能量聚集尚不足時就讓它受到陸地地形影響而瓦解、破碎;或是,期待颱風早早形成、個數增加,藉由次數來分化颱風生成區的熱量,就像頻繁地震來釋放能量一樣,以免蓄積能量後一次大爆發。所以如果報導中可以提示民眾對於能量的想像,就不會出現像這一次如此自利的禱告內容。

前述的這些說法當然僅在提供一種超展開的可能性想像,禱告原本的目的就不在於提供一種物質性的避難保證,但是在針對這種自然現象的禱告文中,適度地融入科學的思維,並不影響禱告自身的威信,卻能引導信徒更清明地看待世界,也讓禱告的內涵更加的理性踏實。

三、宗教平台不該成為理智上的化外之地


《基督教今日報》的這一篇報導其實引起了許多的質疑與討論,但是這樣的宣稱真的符合每位基督教徒的心聲嗎?盧俊義牧師在文章中指出「我必須很嚴肅的提出:這樣的祈禱對嗎?這是基督教信仰應該有的祈禱態度嗎?」,可見這樣的宣稱即便是在宗教團體的內部,都存在反對的聲音及見解。

在《基督教今日報》的粉絲專頁中有一段對於自我定位的聲明:「『基督教今日報』秉持『信、望、愛』原則,報導『純淨、活潑、正向』的新聞,建立「客觀、豐富、專業」的網路新聞平台,矢志成為一個具正面影響力的基督教網路新聞媒體…」。『客觀、豐富、專業』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懷念與景仰的媒體價值,但是從這一系列的新聞內容及處理態度中,我們看見的何等的客觀?如何的豐富?啥樣的專業?

在人類的文明中,宗教絕對有其無可抹滅的價值,只是宗教在現實世界的體現中卻也呈現出一道光譜,在光譜的最極端恐怕已有與迷信發生混淆之虞。作為一個以傳遞福音作為主要職責的宗教媒體平台,理應更需要秉持專業的原則來維護自身信仰的正道,而不是藉信仰之名將信眾讀者往更極化的端點去推移,而成為許多媒體監督的化外之地。

總結


這則來自宗教媒體的新聞內容裡,對遭受颱風的侵襲與災害的台東地區感到不捨,企求經由祈禱,別讓台東再次遭受風災的苦難,充滿對世人的關愛與祝福。解剖員雖然感同身受,但如果我們想要更理智地看待這個現象,也許理解祈禱的真義,輔以認識颱風的各項背景知識,讓信仰也能科學,應該會是更好的選擇。據此,本解剖室給這一則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2顆骷髏頭):

















參考資料:
[1]聖嬰現象 (ENSO),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海水每隔數年就會異常升溫的現象;反聖嬰現象 則是該區域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聖嬰現象雖然主要發生在赤道太平洋附近,但所造成的氣候異常對全球各地的氣候都會造成影響而引起災害。雖然台灣不在聖嬰事件主要影響的區域內,但仍然會受到影響,例如發生強聖嬰事件(指標超過1.5℃)時的冬天,台灣容易出現暖冬;而強反聖嬰事件(指標超過-1.5℃)時的冬天,台灣則是容易出現冷冬。中央氣象局分析過去50年來西北太平洋發生颱風的數量和侵襲台灣的颱風個數發現,雖然聖嬰和反聖嬰現象與當年颱風生成個數及襲台個數沒有明顯的相關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聖嬰現象會影響西北太平洋颱風的生成位置。

[2]詳參http://www.cwb.gov.tw/V7/climate/climate_info/climate_knowledge/knowledge_2/knowledge_2_2.html



(策劃/寫作:黃俊儒、賴雁蓉;科學專家:鍾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