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5

你相信手指長度可將你一眼看穿嗎?

案情:奇怪耶,「手指長度」有這麼神嗎?


農曆春節過後,還沉浸在開工不適應症的解剖員,看到聯合晚報一則以「研究:男性手指長度 反映對女性好壞」的新聞,整個人都清醒了。

新聞中提到「食指與無名指長度比率較小的男性,與女性相處時更可能注意傾聽、微笑和大笑、妥協或稱讚對方。」過幾天,解剖員在中時電子報又看到類似報導:「無名指長愛偷吃 食指短強勢」,這什麼東西?!

老實說,「比較食指及無名指的長度」算是一個古老的命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台灣的科學新聞中出現。猶記得在天真無邪的兒童時期,同學間也不時會流傳關於手相的算命傳說,例如生命線、感情線、事業線(當時的事業線還很單純)等,時至今日,「食指」和「無名指」好像變得很重要,時不時攻佔新聞版面,到底無名指、食指的長短和這些行為之間有甚麼關係?光看手指長短就能評斷一個人的某些特徵嗎?這也太神奇了吧!?就讓解剖員帶著大家一一揭開手指長短背後的真相。

解剖


科學疑點一:為什麼是手指長度和某些人類行為有關?


為什麼光看手指長度就可以判斷某些行為?為什麼不是耳朵、嘴巴或眉毛呢?經過解剖員的研究,發現國外確實有相當多針對第二手指(食指)與第四手指(無名指)比率(2D:4D)所進行的研究,例如「手指比率與人格特質的關係」、「手指比率和性取向」、「手指比率與發育穩定性的關係」等等,當然,也少不了手指比率與各種社會行為的對照研究。

原來這類型研究是有所本的,依照解剖員親訪的心理學者指出,主要的依據是有的研究支持胎兒在子宮中接受的雄性素(睪固酮)濃度差異會顯現在手指上,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接觸雄激素的環境會影響大腦的發展,也會導致日後的某些社會行為。所以說,胎兒接觸雄激素的多寡是影響日後某些行為的主要因素,而手指比率則是判斷接觸雄激素的可能參考指標。不過心理學者也指出,目前也有研究並不完全支持這樣的看法,所以比較好的報導方式,是讓讀者知道手指長度差異可能是睪固酮造成,而睪固酮這個性荷爾蒙會造成一些行為與生理上的差異。科學新知應該讓讀者瞭解這三者之間的可能連結,如此才完整。

雖然在聯合晚報、中時的內文中都有簡單交代胎兒接觸激素與手指比率的關係(拍手稱好),如聯合晚報提到「食指與無名指長度比率較低,顯示曾置身於濃度較高的男性荷爾蒙。」而中時報導也說「所謂的指頭比率(即食指對比無名指),與胎兒在母親子宮接觸到的睪酮有關。」重點是在於食指與無名指的長度比率,可不是像新聞標題所說手指長、食指短這麼簡單或絕對的事,它確實是心理學研究裡面的一項重要課題,也是眾多詮釋人類行為背後的一項可能原因。記者朋友們,可以不要這麼衝動嗎?

科學疑點二:實驗如何進行?合理嗎?


這兩則前後發佈的手指新聞,引用的研究分別來自加拿大麥基爾大學以及俄國的研究大學,這些研究又是如何進行的呢?讓我們來瞧一瞧。

解剖員發現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研究的研究是找來155名的參與者,要求參與者在20天內完成規定的社交活動,每一項至少需持續5分鐘以上,然後參與者必須將過程紀錄下來,再將紀錄寄回給研究單位。研究人員再將這些行為對照手指比率進行解釋。研究結果指出,男性手指比率可以顯示出男性對待女性態度的不同,但是在男性對待男性、或女性本身就沒有明顯的差異性。但是,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都不一樣,會接觸到的人與情境當然也都不同,若要將他們這些應對行為當作標準,就還需要考慮過程中許多無法控制的干擾因素。這個實驗或許有學理上的重要性,但是要從一個實驗情境的研究結果直接推演至真實的生活環境,恐怕還有許多需要填補的空間。

而另一則俄國的研究表示,對女性來說,在胎兒期接觸較多睪固酮者,自信心、進取心及勇於冒險的特徵更明顯。研究的執行過程是,找來一群1527名年齡從25到60的成年人(男性680名、女性847名),研究人員先測量受試者的左右手的指頭比率之後,再請受試者填寫一份工作型態問卷,研究人員將答案結果對照他們的指長比率。結果發現,手指比率低(接觸較高睪固酮)的女性較可能從事傳統男性的職業,例如律師或企業主。研究結果也指出這項實驗僅在女性的左手比率得到印證,但是女性右手手指比率與男性雙手手指比率則沒有明顯的差異性,研究論文的最後也提出可以再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

這兩則研究報告雖然都肯定本身研究的重要性,但也都提出日後進一步發展的可能,以彌補其他沒有明顯差異的實驗數據。但我們的新聞報導卻往往把單一的一則科學研究結果就毫不保留地當成真理般的聖旨,這並非科學知識累積與進展的常態,讀者千萬要冷靜啊!

接著來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操弄標題、收視至上


這兩則手指系列新聞,都是在標題直接將「手指長度」搭配聳動的結論,試圖藉機炒熱話題的動機強烈,這是國內媒體最愛的簡化因果手法。即便內情是激素濃度差異,但用手指長度來呈現似乎就很酷炫、很吸睛,而且在第一時間就能引起讀者驚呼並想一探究竟。解剖員隨手一抓就有好幾個案例,例如:「無名指比食指長的男性 生育能力也比較強!」、「研究:食指與無名指長度相差大的人 說話就凶!」、「無名指比食指長 較易賺大錢」、「無名指比食指長 易為性愛冒險」等等,這類「神奇手指頭」的新聞層出不窮,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出來亮相,娛樂效果十足,網路轉載率爆高。

更令人三條線的,中國時報這篇「無名指長愛偷吃 食指短強勢」報導,根本是來自兩個不同的國外研究,前段是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後段則是俄國研究。但中時報導中對於牛津大學的研究只有短短兩行,卻出現在新聞標題的前半段,這篇新聞稿的拼貼操作手法真讓人瞠目結舌,厲害厲害!

回顧國內媒體對於科學新聞的處理方式,大都以「趣聞」或是「恐懼」等誘發讀者情緒的方式來呈現。主要是讓讀者「有感」而非「有收穫」,於是盡是從國外報導中擷取一些聳動誇張的內容來餵養讀者,但這種做法可是完全忽略科學研究者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精神,更可能讓讀者產生錯誤的認知。這些年來這個手指主題一直以相同的面貌重複出現,各家媒體屢試不爽,實在太沒長進了!(痛心)

媒體疑點二:編譯失真、品質低劣


解剖員在比對國外新聞原文、原始研究之後發現,台灣媒體的編譯功力實在慘烈。逐字逐句翻譯的方式,不但忽略前後文的脈絡,也導致讀者摸不著邊際。

以中時的報導為例,該篇新聞稿是翻譯自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在新聞標題語氣的使用上,中時報導的「食指短強勢」,是多麼斬釘截鐵、不容辯駁的氣勢啊!但在《每日郵報》的標題可是用了「hint」(暗示)、「likely」(或許)等有待討論的語氣喔;再加上《每日郵報》在標題上已經點名這研究是女性食指長短與職業選擇、職場企圖心可能相關,但中時的標題會讓人誤以為這是男女通用的結論,而且食指長等於強勢,可算是男生女生傻傻分不清楚的狀態。

接著看看用詞的部份,會發現研究中是以「2D:4D比率」來說明,即是第二手指、第四手指的比率,而新聞報導卻簡化為食指長短,再次忽略真實研究所使用的專有用語與實際狀況,也許撰稿者認為食指長短比研究用語更加讓人易懂,解剖員只能說記者真貼心啊!

再加上中時的報導不僅牽扯中國傳統的「男左女右」:「指頭比例差異大,而出現不同生涯選擇,此一現象只在女性身上觀察得到,而且大多流露在左手。這一點,與中國傳統說的男左女右,並不吻合。」,還直言人類食指與無名指的比例「可以幫大家瞧出誰較愛劈腿,偷吃小三、小王」,東扯西扯,張冠李戴。解剖員心想,這麼有創意的台灣媒體如果可以改行為徵信社,或許對社會的貢獻會大一些。

解剖總結:太過神奇的手指要小心!


總結前面的解剖結果,這系列的手指研究新聞報導,不但從國外新聞原文照抄,且翻譯過程草率,沒做功課之外還有多處誤解。對於科學研究的推論過程也簡單帶過,大都聚焦在手指長度所帶來的戲劇效果,對提升讀者科學素養根本毫無助益,甚至有害(仔細看還會因為翻譯太糟而看不懂)。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會診結果,給這一系列新聞報導評價如下(14顆骷髏頭):
















(策劃/寫作:黃馨慧、賴雁蓉、黃俊儒;心理學顧問:蔡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