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2

別自作多情了,狗狗其實不喜歡被抱?!


曾幾何時,狗狗已經從平凡的看門員躍升成現代時尚男女身旁最吸睛的焦點,而台灣演藝圈也不乏明星、藝人經常在臉書上分享愛犬的生活照,有些名犬的粉絲數更是令人吃驚,一舉一動都是話題。在物資逐年高漲的生活情境下,有時會聽到朋友笑稱這年頭狗狗都過得比人還舒適,不僅只吃高級食品、專屬的美容保養、量身打造的衣物、定期健康檢查等等,主人們(或戲稱狗奴、狗粉)對狗狗的愛不亞於家中的任何成員,更是捧在手上的寶貝,走在路上或在某些友善寵物的店家,也常看見狗狗被抱在懷裡,一家和樂融融、非常幸福的模樣,但是,這樣人類自以為的溫馨畫面卻很可能要被打上大叉叉,我們來看看一則會令愛狗人士大為皺眉的新聞——〈不要再抱汪星人了!研究:狗狗會情緒焦慮〉,第一段劈頭就說:

許多愛狗之人都認為,抱抱愛犬可以令牠們感受主人的親暱和愛惜,然而有加拿大專家卻指,狗狗被抱時反而會緊張不安,甚至出現焦慮,當牠們難以忍受時,可能會咬人以發洩。
這可不得了,原來狗狗被抱的時候多會緊張、焦躁,那麼原來看似愛狗的舉動不就變成是人類一廂情願的想法,做多了還可能讓狗狗身心受創,真的是這樣嗎?

解剖


一、原始「研究」怎麼說?


原始的研究發表者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的退休教授史丹立科倫(Stanley Coren),新聞的第二段有提到科倫是狗隻的研究專家,並提到狗狗在緊張狀態時會出現什麼眼神或動作,例如露出牙齒、抖動耳朵、打哈欠等等。既然是研究狗狗的專家,看似有一定程度的可信性,但還是先來還原一下整個科學實驗進行過程。依據新聞報導的第三段指出:

科倫隨機在網路上找來250張人狗相擁的照片,然後評估照片中狗狗的神情和動作,以了解牠們的情緒。結果他發現81.6%的狗狗在被擁抱時,至少出現上述的其中一種緊張表現,反映牠們希望主人把牠放下,而只有7.6%的狗狗顯得舒服。科倫由此認為,狗狗其實並不是十分喜歡被抱抱。

依照研究取樣的方式,解剖員就十分好奇網路上這250張照片究竟是以什麼樣的條件下被搜尋出來的?只要人狗相擁就可以嗎?有沒有限定狗狗的品種、大小呢?之後又是如何判定狗狗處在緊張狀態呢?露出牙齒就一定是緊張嗎?

同樣的問題,泛科學網站裡面這篇〈你看過「狗狗其實不喜歡被抱」的新聞,但你發現問題了嗎?〉也指出了同樣的問題,文中回顧了科倫教授在他自己最原始文章中的說法,原來這個情境是科倫教授帶著他的狗狗參加附近大學的「狗狗舒壓日」(Doggy De- Stress Day),這是大學為了在期中考或期末考煎熬的考生而舉辦的活動,透過跟狗狗的擁抱來舒壓。過程中有位女性抱起科倫教授的狗,科倫教授發現他的狗狗把頭轉開、避開眼神接觸、耳朵下垂、發出些微的聲音,於是科倫教授跟對方說狗狗並不喜歡被擁抱。但是,這位女性提出反駁,因為她正巧在念發展心理學,她學到的是擁抱對人類非常重要,是與他人產生情感連結的重要舉動。科倫教授並不這樣認為,只是當下沒有找到相關的研究證據支持,所以回家後才決定自己來蒐集相關的數據,於是隨機蒐集網路上250張照片來進行分析。過程中,他只使用狗臉清晰並且可以明顯判斷狗情緒的照片。說穿了,這是科倫教授在因緣際會之下,自己十分個人化的經驗分享,並不是一個嚴謹的科學研究報告。

泛科學總編鄭國威也指出國外媒體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例如《華盛頓郵報》刊登〈No, ‘science’ didn’t ‘prove’ that dogs hate hugs〉一文,明確指出科倫教授文章的盲點及缺乏同儕審查,該記者還進一步訪問了科倫教授,科倫教授也表示這只是他的觀察結果,並非經過嚴謹的實驗過程而出的結論。真相大白,原來這只能說是狗狗研究專家的一項初步的個人化觀察,科倫教授自己也無意誤導大家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只是專家打個噴嚏,我們的媒體就跟著感冒了。

二、科學實驗怎麼做才成立?


這篇新聞刊登後,對於平常喜歡抱狗的愛狗人士可言,也許會嗤之以鼻,或是為了狗狗的心情而減少擁抱的次數,但對於較常反思科學新聞的人而言,首先想到的也許會是:這個研究到底要如何設計才能發現「狗狗其實不喜歡被抱」呢?

解剖員檢視過幾篇研究人狗之間關係的實驗都顯示,「觀察法」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式,例如觀察狗狗如何對不同的人類行為、或是環境改變作反應,也就是分析這些不同因素之間的連結性(Attachment)。[1]此外,也可以直接測量飼主和寵物狗的體內激素變化,像是以日本麻布大學長澤美穗為首的研究團隊就發現飼主和寵物狗之間的眼神交會,會改變飼主和寵物狗的體內激素(催產素, Oxytocin)的濃度,因此推斷該激素是強化飼主和寵物狗在建立彼此連結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因素。[2]另外也有研究團隊透過狗和人類不同的互動行為,例如觀察狗狗的心跳速度,以及從狗狗的外在行為表現來判斷狗狗對於不同互動行為的喜歡程度。[3]

如果是更聚焦在「狗狗對於人類擁抱」的問題上,也許我們可以嘗試透過設計幾個不同的人類擁抱方式,例如熊抱或嬰兒式擁抱來測量狗狗的心跳變化,並觀察他們的行為反應,然後再對比其他人類互動行為的反應和心跳變化,像是拍頭、拍肩等這些已被認可是狗比較喜歡的人類行為,藉此來判斷狗對於人類擁抱的情緒反應。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實驗環境控制上也必須要嚴謹,例如在探討人類和狗之間的連結時,是狗熟悉的主人、或是其他陌生人也會有不同的反應;而在環境上,熟悉或是陌生的環境也都會對結果產生影響。

科倫教授在文章中用耳朵下垂、眼白露出(翻白眼)、轉頭避免與擁抱者眼神接觸、舔舌頭、因屈從而閉起眼睛等指標來判斷狗的緊張狀態,可能並非全然沒有道理。只是透過網路搜尋而來的照片,可能沒有顧及到科學實驗中對於環境控制的要求,例如,這些狗可能是被飼主之外的人所擁抱、或是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被拍照,於是照片中的表情可能是因為狗狗對陌生人的反應、或是對於陌生環境的反應,不單純只是狗狗對擁抱的反應。科學實驗中對於環境的控制,就是希望排除其他環境中可能干擾到結果的因素,讓實驗結果更有說服力。如果從這一角度來看,科倫教授的個人化測試距離一個嚴謹的科學實驗而言,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三、偷懶的媒體,被迫偏食的大眾


如果這一個實驗在先天上就有這樣的缺陷,那我們的媒體在轉載這樣的新聞時,是否經過什麼樣的管控程序呢?解剖員針對這一則新聞搜尋了國內的相關報導,發現標題還真是相當一致,例如:〈不要再抱汪星人了!研究:狗狗會情緒焦慮〉〈動物心理學家:愛狗狗請不要抱牠〉〈美研究:狗不喜歡給人抱 82%出現壓力症狀〉〈愛牠就別抱牠! 專家:狗狗被抱壓力大〉〈狗狗其實討厭抱抱 剝奪「跑」的天性會非常焦慮〉〈開心的人抱著不開心的狗!研究:狗狗討厭被人抱〉等,幾乎沒有意外的,都是告訴我們不要再抱狗狗了、狗狗會焦慮、狗狗討厭被人抱,即便有些報導內容也寫著科倫教授是在網路上隨機找250張照片來分析,但卻沒有任何一篇報導關心這個「研究過程」是否合理與嚴謹?是否過於主觀?是否有經過其他研究機關的審查或認可?是否可以被當成定論來看待?眾家媒體看似多元,但是整體表現出來的說法卻如此地「單一」與「簡化」,令人咋舌。相較國外有媒體可以進一步發現問題點再進行深度追尋,可以看出媒體責任感與報導水平的差異頗大。

此外,國內這篇新聞報導的最後甚至寫出這個研究是刊登在「《今日心理學》期刊」,不知情的讀者還以為真的有這項研究而且還有發表期刊論文,但其實這是科倫教授在「Psychology Today」網站上發表的一篇專欄文章。這個網站是以心理學為主的科普專欄網站,也有發行與網站同名的雜誌,但「專欄文章」和「期刊文章」在定位及嚴謹程度上完全不同,主要差別是在「同儕審查機制」(peer-reviewed)上的欠缺。所謂「同儕審查機制」可以理解成商品的檢測過程,在新商品正式發表前,需要進行最後的功能檢測,免得一上市就砸了公司招牌;而在學術研究裡,在研究成果正式發表前,先由其他研究者對於該研究進行審核,來決定是否可以刊登在某個期刊、或是建議需要在某些部份進行更進一步的說明與修改,來讓該研究更有公信力。科倫的宣稱也許很有趣,也存在可能性,只是這個宣稱在還沒有經過學術同僚的檢驗之前,就很難被廣泛的科學社群接受。但是顯然媒體的編輯並不了解這樣的意義,這樣的問題看似僅是編輯表面上對於資料出處的欠缺追蹤與確認,實際上更嚴重的是透顯出新聞從業人員對於科學活動運作性質的不瞭解,這種不瞭解一方面會不容易掌握科學活動的過程,另一方面則容易曲解了科學的方法及結果,這樣的危害其實更加長遠。

國內的媒體可能因為工作環境使然,或是媒體專業不足等問題,經常編譯國外八卦小報的報導,或是轉載有趣的、誇張的、驚悚的新聞,這樣的報導經常會忽略許多科學研究的過程,並且會基於點閱率而加油添醋,長期服用後對於社會的後遺症不容小覷。

解剖總結


綜合前述的討論,這篇新聞報導只說出了前半段的故事,只告訴我們國外有研究者指出不要抱狗狗,因為狗狗會焦慮,卻沒有媒體發現「研究」的疑點,並且誤把專欄文章當成研究,實在失職。再者,媒體盡是報導譁眾取寵的內容、略過查證,不能給予大眾正確的資訊。據此,本解剖室給予這系列相關的報導以下評價(11顆骷髏頭):


















(策劃/寫作:賴雁蓉、羅尹悅、黃俊儒;訪談專家:鄭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