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7

一週四次鹽酥雞,年紀輕輕就得大腸癌!?

案情:嗜吃鹽酥雞 23歲女腸癌逝


2015年6月5日那天看見「蘋果日報」網站上一則以「嗜吃鹽酥雞 23歲女腸癌逝」為題的新聞,不得不說,解剖員真是驚、呆、了!(下巴掉),新聞的內容提到:
一名二十三歲女研究生超愛吃鹽酥雞,每周必吃三至四次解饞,日前她因血便就醫,發現已罹患第四期末期大腸癌,壘球般大的腫瘤除幾乎塞住腸道,癌細胞並蔓延到淋巴與肝臟,雖經開刀與化療,八個月後依然香消玉殞。
這……真是太可怕了!鹽酥雞是不少人的宵夜首選,看電影、球賽、朋友小聚或深夜的研究室,總是少不了一包香噴噴台灣味的平民美食鹽酥雞作陪。但看到這則新聞之後,你還吃得下鹽酥雞嗎?解剖員趕緊自我檢查了一下,除了自己嘴饞一兩次之外,加上朋友邀約及辦公室同事慫恿,數一數這一週也快直逼…四次了,解剖員還有大好的流金歲月,我不要英年早逝啊!!事情真的有這麼嚴重嗎?就讓解剖員請教專家,帶著大家看看這則報導吧(丟掉竹籤)。

解剖


科學疑點一:鹽酥雞「直接造成」大腸癌嗎?


醫學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演進、累積、除錯的過程,面對各種複雜多變的可能性,有時候光要證明兩件事物「有關係」,就需要耗費許多心力才可能達成,更不用說要證明兩者的「因果關係」。如果在研究室內要證明A造成B或許還有可能,因為很多變數都可以加以控制;但在日常生活中,要說明是A造成B,可能就沒有這麼簡單。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案例應當就屬2011年台灣的塑化劑風波,當時媒體搶著披露塑化劑對身體的傷害,暗示了強烈的因果關係。但是,當消基會提出團體訴訟求償25億時,2013年法院卻以「消費者並未舉證損害與塑化劑有關」等理由,僅判賠120萬元,其中一家廠商甚至僅須賠償9元,可見要連結兩件事情的因果關係有多麼的困難。

以這則鹽酥雞的新聞來看,解剖員看完後整篇報導,會很直覺地產生「因為常吃鹽酥雞,所以得到大腸癌」的因果關係。但是,真的可以這麼武斷地說是因為鹽酥雞而導致大腸癌逝嗎?其他因素都一一排除了嗎?例如,健康專欄作家黃秀美就提醒解剖員可以去瞭解一下大腸癌跟「息肉」之間的關係。果然發現,「台灣癌症基金會」在「大腸癌知識」中就提到大腸癌的發生與大腸息肉有密切的關係。《聯合報》2015年3月18日有一則「外食多 大腸息肉攻占年輕人」的報導,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2014年舉辦的「追捕息肉小子大作戰」,推估國內有71萬名年輕人的腸道有息肉的問題,而息肉的產生則是因為各種危險因子的刺激,使得大腸上皮細胞增生,進而發生大腸癌;危險因子包括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少蔬果、菸酒、久坐少動、家族史等。此外,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的黃貞祥博士也提到老化、過量攝取紅肉或酒精、肥胖、抽菸、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等等,或是一些炎症性腸病,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也可能會提高大腸癌的風險。所以「鹽酥雞」當然是危險的因子之一,但是總不會是唯一的因素吧?

科學疑點二:可不可能是先天就拿到一手爛牌呢?


根據「台大醫院基因分子診斷研究室」的研究,癌症發生的原因常常是「環境」與「基因因子」共同促成。這也就是說,除了後天的環境或生活習慣之外,說不定有的人真的先天就是拿到一手爛牌,這些原本沈睡的「基因因子」有一天就突然被喚醒了,可能是多熬了一天夜、多喝了一杯咖啡,說不定會不會根本跟鹽酥雞無關呢?

這篇新聞刊登之後,醫學生Clerk就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肉類烹調時,高溫、時間久所容易產生的多環胺類(HCAs)物質,雖是造成大腸癌的風險因子之一,但是某些先天的特定基因或是酵素有可能才是影響HCAs代謝的關鍵因素。中研院黃貞祥博士也表示,對大腸癌而言,直系親屬若有兩人罹患大腸癌者,患上大腸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兩、三倍,這是先天的因素,不過比例上約兩成左右。那麼這一則新聞報導中的當事人,會不會剛好就是這兩成裡面的一個呢?這樣的例子其實新聞中也很常見,比方說一些人不煙不酒、生活作息規律卻罹癌,例如前副總統蕭萬長先生、名舞蹈家羅曼菲女士等人,他們都生活正常、不抽煙,也會定期篩檢,最後卻還是罹患癌症(雖然不是大腸癌),可見先天的基因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說穿了,「運氣不佳」永遠是罹患癌症的可能原因之一(無奈),即便在遺傳上甚少致癌突變的基因,也難保證終身不罹癌,因為幹細胞的分裂就會有隨機出錯的機率。如果是這樣的話,似乎就應該還給鹽酥雞一個公道囉。

接下來看看媒體有什麼問題:

媒體疑點一: 標題殺了鹽酥雞?


解剖員相信應該有不少民眾看到這篇「嗜吃鹽酥雞 23歲女腸癌逝」的報導標題時,可能會迅速地有以下反應:看來最近要少吃鹽酥雞了,或是計算一下這周已經吃了幾次?也許可能還會在臉書上轉貼這則訊息,告誡親朋好友要小心等等。但是這個標題會不會像是在布丁裡面加進太多的雞蛋,料放太多了呢?

這篇新聞標題強烈地將鹽酥雞和大腸癌配成一對,而在同一家報社所製作的動新聞裡面,更是一開頭就說「23歲女研究生,周吃四次鹽酥雞,腸癌奪命」,搭配上動畫與旁白,更顯得煞有其事,令人驚恐。但是,內文是這樣嗎?新聞內文中提到:「這名女研究生無癌症家族史,推測她的罹癌可能與愛吃肉的習慣有關」、「女研究生除愛吃炸鹽酥雞外,體形也偏胖」、「多有嗜吃肉、不愛蔬果的飲食習慣」、「一名三十歲夜店男DJ與一位四十多歲貴婦大腸癌患者,前者每晚工作時必吃烤肉配燒酒,後者每周吃三至四次牛排餐,兩人都因血便就醫。」如果從內文來看,理應誘發大腸癌發生的原因可不單單只有吃鹽酥雞這件事而已啊,愛吃肉、體型肥胖、不愛蔬果、燒烤配燒酒、牛排餐等等,這些都是大腸癌的好朋友,明顯地不像標題暗示的那麼強烈、那麼直接。

因此,關於大腸癌,要留意的事情還有很多,如果我們被標題唬住了,只有拒吃鹽酥雞,但對其他可能的危險因子來者不拒,那麼大腸癌還是可能找上門的。所以處處都隱藏健康風險的時代,千萬別當個傻傻的標題讀者,鹽酥雞雖然聲名狼籍,但總不能說人都是它殺的吧!?

媒體疑點二:這個消息哪裡來的呢?


現今的科技社會裡分工精細,幾乎每個領域都得透過媒體讓自己曝光,一來讓民眾可以暸解專家的貢獻,二來也能夠有利於爭取各種經費。例如在醫院方面,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遇到食安問題的時候,記者會一窩蜂去訪問相關領域的醫學專家,一些耳熟能詳的毒物科、腎臟科醫生等,也多會樂意配合媒體來進行說明;有時候也會看到醫院召開記者會說明某種特殊療法,或成功治癒某種疾病的案例,多會有助於醫院形象的提升。在這篇新聞中,就提到收治病例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大腸直腸科范文傑醫師的觀點,內容又有許多醫治的細節,所以這篇新聞也很有可能是醫院主動提供給記者的題材。醫生作家劉育志就指出,醫院經常會要求醫師定期開記者會宣傳,所以醫師只好找些較特殊且容易引起話題的病例,只是這類較極端的案例在經過媒體報導之後很容易讓民眾對該疾病產生誤解。

難怪解剖員也經常會看見一些醫療案例的報導,例如「年輕女性罹乳癌 電漿刀手術助重生」、「單切口腹腔鏡手術 腸癌男子術後隔天就下床」、「吃素『餓』死癌細胞 反致癌胞擴散、惡化」等等,新聞會交代患者的簡單背景、患者的情況,再搭配醫生現身說法,看起來很像是從醫院發出來的新聞消息。只是一整天下來,各種新聞這麼多,要如何才能引起話題而成功擠到版面上呢?所以越是特殊的醫療案例、聳動的報導內容,就越有機會躍上版面。如果這個過程中,醫療記者沒有花太多的精神作功課,僅是作為醫院行銷的傳聲筒,再加上編輯台上在商言商的點閱壓力,加油添醋之下就可能得到我們目前所看見的報導品質。其實如果讀者可以瞭解這類醫療案例的形成過程,照理說就可以判斷應該對它投以多少的關注。

解剖總結:太過聳動的醫療案例要小心!


在這一則報導中,解剖員推估應是醫院提供給媒體的報導案例,媒體就算不能還原現場看看醫院方面是如何解析這則醫療案例,但也不宜僅是便宜取用,尤其是製造了如此恐怖的標題,容易使民眾過度連結鹽酥雞和大腸癌之間強烈的因果關係,而忽略其他罹患大腸癌的可能因子。綜合以上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則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3顆骷髏頭):




(策劃/寫作:賴雁蓉、黃俊儒;科學顧問:黃秀美、黃貞祥、劉育志)